中美新一轮经贸磋商中,中方谈判代表李成钢副部长表示,双方进行了建设性探讨。美方立场强硬,而中方维护自身利益的态度坚定。

双方讨论了美国对华海事物流和造船业的301措施、对等关税暂停期展期、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以及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并达成了基本共识。双方互有攻守,保持了平衡。

从中方提到的领域来看,美方处于被动状态且急于改变的是农产品贸易和出口管制。据贝森特的说法,这些领域可能涉及大豆和稀土。他称中国打算推迟一年实施针对稀土元素的出口管制措施,但这一说法并未在李成钢的讲话或中方的消息稿中得到明确印证。贝森特还乐观地表示,中国未来几年将恢复大量采购美国大豆,这对美国豆农来说是个好消息。

贝森特在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提到,特朗普总统通过加征100%关税为美国争取到了巨大优势。他认为这是特朗普善于创造谈判筹码的表现。这种言论或许会让中国人感到不可思议,但贝森特认为为了达到目的,手段是否得体是次要的。
经过这轮磋商,贝森特认为美国已经暂时避免了被中方稀土管制,而中方也避免了被加征关税。然而,这种交换似乎并不对等。美方的做法更像是在谈判桌上不断添加新的筹码,打破原有的平衡。很难相信中方会用稀土出口管制这张“王炸牌”去换取美方的“虚空造牌”。
中美之间的博弈必定是实打实的。贝森特为了取悦老板,讲话中可能存在添油加醋的成分。中方消息稿中提到的“出口管制”更可能是指美国高科技产品的出口管制,这样才更符合双方的优势筹码对比。贝森特可能没有完全说实话,美国人未必愿意承认他们对中方购买大豆和稀土管制的关注。
中方维护利益的态度坚定,不会轻易放弃原则。后发制人往往能更加稳准狠,现在就看谁先绷不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