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制度型开放重塑吸引力[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制度型开放重塑吸引力[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22 19:40:21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45
核心提示: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沪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也在推进中。这些关键事件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从“通道式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的历史跨越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取得显著成效。金融机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全面取消,沪深港通、债券通等互联互通机制持续扩容,银行间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统一对外开放也在推进中。这些关键事件标志着我国金融市场从“通道式开放”迈向“制度型开放”的历史跨越。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中国以坚定的开放姿态给全球投资者带来确定性和信心。五年时间虽短,但足以展示中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精彩瞬间;五年也足够长,可以展现一幅国际投资者深度融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红利的画卷。

“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制度型开放重塑吸引力

2025年10月初,在德国法兰克夫举办的Sibos年会上,多家中资机构亮相,倡导“协作”与“开放”。中国银行董事长葛海蛟表示,中国银行愿与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继续深化合作,推动SWIFT治理改革和创新发展,为全球金融业合作发展贡献力量。SWIFT北亚区总裁杨文认为,这反映了中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开放以及中资机构国际化水平的提升。

近年来,中国稳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合作的程度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数据显示,中国债券在全球三大债券指数中的权重逐步提升,人民币成为对外收支第一大结算货币、全球前三大贸易融资货币和支付货币。全球前50大银行中有43家在华设立机构,40家最大的保险公司半数已进入中国。“十四五”期间,中国证监会新增核准14家外资控股证券基金期货机构来华展业兴业。截至7月末,境外主体持有境内人民币金融资产超过10万亿元;截至8月末,共有907家境外机构获得合格境外投资者资格,持股规模达9493亿元;目前,有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央行或货币当局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



 

  以上是““数”看金融高水平开放历史跨越 制度型开放重塑吸引力[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