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地气温创今年下半年新低,怕冷的人恨不得把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不仅要穿羽绒服,里面还要穿上毛衣、秋衣和打底衣层层叠加。然而这样穿不仅束缚得难受,而且并没有暖和多少。
人们常说冷了就加衣服,但为什么多穿几件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保暖的关键在于适度蓬松。人体时刻都在产生热量,但由于人体和外部环境的温差,我们也在不断散热。如果散热太快,产热速度跟不上,就会感到寒冷;而如果散热速度慢,产生的热量可以积蓄在身体周围,自然就能保持温暖。
因此,保暖的本质是减少人体本身热量向环境的散失。最好的方法是用一些传导热量较慢的材料包裹身体。衡量材料传递热量的速度可以通过热导率(导热系数)这个指标来看。一种物质的热导率越低,传递热量的速度就越慢,保温效果也就越好。反之则保温效果不佳。
目前常用的保暖材料如羽绒、羊毛、棉等天然纤维,以及腈纶、粘纤、涤纶等人造纤维,都是热导率相对较低的材料。但静止的空气才是世界上热导率最低的物质。因此,对于一件既定的衣服而言,除了它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以增强保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