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上海浦东的刘女士最近想换掉用了五六年的一套皮沙发,却遇到了处理旧沙发比买新沙发还麻烦的问题。回收公司不收这款沙发,联系物业清运需要支付200元,这让刘女士感到无奈。
不少市民在更新家具家电时也遇到过类似的尴尬。由于二手家具家电处理渠道不通畅,只能作为建筑垃圾付费清运,且费用较高,很多市民因此推迟了更换计划。市人大代表陆益认为,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居民生活品质,也抑制了消费意愿,建议规范清运价格并搭建旧家具家电处理平台,激活装修和家电等消费市场。
市民林女士最近想换掉一批家具,其中包括一个八成新的大橱柜。她在二手平台上挂了一个月,但买家要么压价过低,要么因跨城搬运不便而交易失败。她联系的回收公司也不愿意接收,最终她只好付费250元请物业清运。
陈伯伯住在五楼,想换一台新洗衣机,原本看中了一款参与“以旧换新”政策的品牌,但咨询客服后被告知他的旧洗衣机不符合回收标准。物业告知他需要支付一笔清运费,考虑到搬运困难和额外费用,陈伯伯决定放弃换新,继续使用旧洗衣机。
废旧家具、家电在住宅小区属于“大件垃圾”,居民不能随便乱扔,基本都需要收费,但收费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居民为省这笔清运费,将旧家具偷偷丢弃在小区角落,影响环境并存在安全隐患。陆益发现,在老旧住宅二次装修过程中,大量尚有使用价值的家具家电因缺乏规范的回收渠道,不得不被当作大件垃圾或建筑垃圾处理,居民还需承担高昂的清运费用,这已成为制约居民改善性消费的一大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