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领导人能否在中国会面的问题突然引发热议。2025年8月19日,外交部记者会上,外媒记者提出一个假设性问题:普京计划在9月初来华参加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而多国领导人预测俄乌元首将在两周内见面,那么他们会不会在北京会谈?发言人毛宁简洁回应:“我们不回答假设性问题。”这十个字既未得罪任何一方,也巧妙避开西方设下的站队陷阱。
关于普京访华行程,时间上的巧合引发了外界的联想。如果俄乌真在北京会谈,中国确实有独特优势:与俄乌同时保持正常外交关系,并且促成沙特和伊朗和解的成功案例提升了其国际信誉。然而,现实中的阻碍更大。美欧密切关注中国的动作,美国尤其担心失去对乌克兰的影响力,可能暗中施压。此外,中国主场活动的主题是二战胜利纪念,若变成俄乌谈判舞台,政治信号容易被曲解。
普京和泽连斯基的会面远非简单的事情。乌克兰国内法令禁止与普京谈判,虽然未明确禁止见面,但“不可谈实质问题”实际上架空了会晤的意义。俄罗斯方面更直接将泽连斯基列入通缉名单,在俄领土上见面直接违法。俄方还多次质疑泽连斯基的合法性,称他无权代表乌克兰签署协议。华东师范大学学者郑润宇指出,两人若要会面,必须先在国内走法律程序,这是未来关系的重要风向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