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认为加征关税能减少对中国依赖,从而重振美国制造业。然而,长远来看这一策略并不奏效。美国通过提高关税推动全球产业链重构,如墨西哥在美国贸易中的份额增加,东南亚部分国家向美国的出口快速增长。但这些变化并未根本解决美国制造业的问题,其制造业增加值比重未随关税提高而增长。
美国制造业的不振主要源于内部因素,而非外部。高额关税不仅无法持续推动生产转移,还会损害美国制造业竞争力。如果美国对所有国家加征高额关税,相当于自我封闭,这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是不可行的。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仅为10%,且产业体系不完整,难以单独进行全品类生产。
此外,关税推高了美国物价水平,增加了生产成本。中美双方企业可能各自承担一部分关税,但这会一次性提升美国物价水平,增加工人成本和企业的额外负担,冲击美国制造业。美国加征的关税还涵盖了中间产品,导致下游产业面临更高的中间品成本,整体生产成本显著上升。
尽管关税给美国带来了一些短期利益,但更多的是负面效应,损害了高效的全球产供链合作体系,并对美国的长远利益造成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