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附近海域发生8.7级地震,太平洋沿岸多国发布海啸预警或警报,多地观测到海啸波。此次海啸为何波及这么广?地球怎么了?我们怎么办?新华访谈连线自然资源部海啸预警中心首席预报员赵联大,为大家解读。
新华访谈:此次海啸为何波及这么广?
赵联大:这次海啸主要由海底强震引发,震级非常强,释放的能量非常大。震中所在区域处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大型海啸,例如1952年就曾出现9级大地震引发的海啸。该区域与日本类似,地震和海啸活动较为活跃。
新华访谈:这次海啸对我国沿海带来什么影响?
赵联大:海啸对我国东部沿海的影响已经解除。据我们观测,7月30日19点至20点,海啸影响就已结束。几乎没有形成明显的海啸波,未造成灾害。7月31日早上,海啸波已抵达南美洲的智利、南太平洋的新西兰等地。海啸在整个太平洋的传播过程已全部结束。目前,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海浪主要受台风“竹节草”影响,与海啸无关。
新华访谈:在哪些地区旅行的游客要特别注意这次海啸?
赵联大:此次海啸中,震中附近的堪察加海域海啸波最大。从传播路径来看,太平洋东部的夏威夷群岛等区域,预计海啸波会较高。海外游客若收到官方预警,需立刻遵从指示疏散撤离。倘若所在地区缺乏预警设施和指令,但发现海水突然异常,比如,海水突然后退、露出海面,或听到“轰隆隆”异响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撤离岸边,前往地势较高的地方。
新华访谈:如何看懂海啸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