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中核集团2025年春季校园招聘消息因发布“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的数据引发广泛热议。4月6日晚,中核招聘官微发文表示,始终坚持认真对待每份简历,不辜负每位学子的认可和信任。
这一说法在网上引发质疑,被认为虽然体现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却带有炫耀意味,只顾夸耀招聘业绩,忽视了求职者的感受,缺乏人性关怀的温度。
4月6日晚,“中核招聘”微信公众号回应舆论关切,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中核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共提供1730类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8000人。每位学子可以平行投递20个岗位,以期实现岗位需求与人才特长、意向的精准匹配。
通过该回应可以看到,“1730个岗位收到119万份简历”并不能进行简单对比。1730个岗位背后对应的是约8000人的录用名额,而119万份简历也不能等同于有119万名求职者,因为求职者可以平行投递多个岗位。这种表述方式分别取了最小与最大的极值,进行最大反差的对比,以此造成视觉与心理上的强化印象,显示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但未必科学,也未必反映了客观情况。由于对数据进行了选择性运用,相关表述并不科学,这会让人产生误读,造成错觉。
中核招聘微信公众号2025年2月24日发布的春季校园招聘启动消息显示,招聘对象包括从博士研究生到大专生的多层次学历人员,提供的岗位也有很多种类。由于学历范围放得宽,面向的范围广,适合众多求职者投递简历,因此会收到大量简历。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2024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从期望就业的企业类型看,2024届求职毕业生中,近半数希望进入国企工作,这类单位通常工作稳定,收入有保障,有事业发展空间,受到毕业生青睐。中核集团的春季招聘受求职者热捧,也是正常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