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凤头䴙䴘飞过公园的湖面,瞬间吸引了岸边所有摄影师的目光。长焦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这只“明星”,快门声密集响起。这里的摄影装备竞争激烈,从手机到高端单反,再到价值数万元的超长焦镜头,不同层次的摄影师各显神通。
随着天气转暖,北京各个公园里挤满了人,其中不乏一群穿着迷彩帽、登山鞋、黑色冲锋衣的拍鸟爱好者。他们用长焦镜头捕捉鸟类的瞬间,这种活动被称为“打鸟”。演员李现也曾参与其中,但这次他并不是焦点,真正的明星是公园里的鸟。
清明假期,我来到玉渊潭公园,发现西湖南岸已经被各种相机包围。一位大爷的战损相机引人注目,尽管有些磕碰,但他自豪地说这台机子要2万以上。不远处,另一位90多岁的大爷使用的镜头更是高达十几万。这些超长焦镜头可以远距离捕捉鸟类细节,避免惊扰它们。
现场还有一位年轻人叫大王,从事设计行业。他手持10倍变焦镜头,虽然不如定焦镜头清晰,但更加灵活。他说自己被大爷大妈们刺激后,换上了600mm的变焦镜头。除了设备,运气也是关键因素。鸟一出现,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按下快门。
下午一点,凤头䴙䴘出现在湖面上,所有的镜头立刻转向它。两只凤头䴙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求偶表演,喙中衔着杂草献给对方,随后跳起交际舞。这个过程被在场的每一个相机记录下来,人群中有人感叹这是“金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