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哲程)今天(1月22日)下午,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举行界别协商会。在农业界别提案办理协商会上,北京市政协委员、市园林绿化局局长邓乃平介绍,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林下经济累存面积23.1万亩,“十三五”期间,林下经济产值累计已达18.8亿元。
1月22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让生态变成金饭碗”农业界别提案办理协商会举行。摄影/新京报记者李木易
问题:政策扶持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
邓乃平介绍,林下经济是指依托森林、林地及其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经营原则,以开展复合经营为主要特征的生态友好型经济,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相关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在保护的前提下发展林下经济,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双赢的一种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北京林下经济已有十几年的发展历史,截至2020年底,北京市林下经济累存面积23.1万亩。“十三五”期间,林下经济产值累计达18.8亿元,有156家企业、81家合作社从事林下经济活动,带动农民5.57万户。延庆、怀柔、房山、门头沟等10个区形成了林药、林花、林蜂、林游等十大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不过,北京市林下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要求相比还有差距。
邓乃平介绍,当前北京市林下经济政策扶持力度不足,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有资源无产业”。受供地政策影响,开展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康养、自然体验等森林景观利用为主的林下经济活动,普遍存在水、电、路、厕所、休闲游憩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等问题。并且社会资本投入少,真正有实力的大型龙头企业参与发展林下经济的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