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 冯圆圆
编辑 |
1
1月6日晚间,京沪高铁(601816.SH)公布了最终中签率。公告称,回拨机制启动后,公司网上发行最终中签率为0.79%,有效申购倍数为126.7倍。
这一中签率,成为了近一年来仅次于邮储银行(601658.SH)1.25%的中签率。这也让不少人士担心其上市后的表现。毕竟此前中签率较高的邮储银行以及浙商银行,上市之后表现并不抢眼。
这并非京沪高铁唯一令人惊讶的地方。根据1月3日凌晨京沪高铁发布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下称招股书)数据显示,公司此次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306.7亿元,发行股价4.88元/股,发行市盈率23.39倍。
此次的发行市盈率,打破了A股除科创板外不超过23倍的隐形规定。
这一跨越“红线”的市盈率,在市场上引发了不少讨论。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界面新闻,“在关于首次公开募股的相关规定中,监管层并未明确规定过23倍市盈率的规范要求,是监管层、券商、市场多方长期角力的体现。23倍市盈率是否合理还是有待商榷的,真正优质、有潜力的股票市盈率也是正常。”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最初的75.56亿股的发行规模,此次发行规模定为62.85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2.8%。最终,公司缩减了12.7亿股的发行规模,若以4.88元/股计算,此次公司因此而减少的募资规模约62亿元。
早早过会,却迟迟未获得批文?公司又为何要缩减发行规模?
或许主要是从市场“抽血”效应的角度出发。
2019年11月中旬,一度在3000点徘徊的上证指数突然开始震荡下行。期间,在12月3日,更是跌至2857点,市场一度对资金面有所担忧。同时浙商银行(601916.SH)、邮储银行(601658.SH)百亿级大单相继发行,市场压力颇大。
从时间线上,与京沪高铁同期发行上市的邮储银行,募资金额亦接近300亿元,且于10月25日首发申请便获得了证监会的核准。如果京沪高铁也火速获取了批文并上市,那么京沪高铁的申购日也将系11月28日前后,两大募资巨头将在A股市场上正面相撞。于市场而言,近600亿元的大单,同期砸向A股市场,其对A股市场的压力不言而喻,“抽血”效应将十分明显。
至于缩股的原因,一位投行人士告诉界面新闻,缩股或许是综合考虑下的结果,不排除发行规模过大这一原因。换而言之,抽血效应依然是考虑的重点。
虽然京沪高铁即将顺利上市,但上市之后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
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披露,此次募资金额主要用于收购京福安徽公司65%股权。京福安徽公司目前运营的合蚌客专和合福铁路安徽段开通时间尚短,仍然处于市场培育阶段,因此尚处于亏损状态。据最近一年一期的财务数据显示,京福安徽公司2018年及2019年1-9月分别亏损达12亿元及8.84亿元。据评估预测,未来至少至2022年才会实现盈利。
“京沪高铁确实属于优质资产,想要同时具备京沪高铁这种优质条件的铁路,全世界也没有几条。但其票价属于国家管制和调控,按照目前的上座率和发车频次,京沪高铁总有一个收入上限。”上述业内资深人士告诉界面新闻记者。
此外,此次募资将导致公司净资产规模大幅增加,对公司的运营管理、组织设计、人力资源保障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公司员工不足百人,如何让这庞大的资产有效整合且高效运营,公司面临的压力颇大。
值得注意的是,京沪高铁目前主要依靠滚存利润和银行借款进行融资。公司此次收购标的对价高达500亿元,在募资306亿元后,尚有百亿缺口需要公司自行解决。
巨无霸京沪高铁已经急速驶来。上市后会有几个涨停,还要交给市场去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