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和四川省林草局近日联合下发通知,在四川省增设“大熊猫保护”职称评审专业,并授权成都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公园城市建设管理局开展该专业的副高级及以下层级的职称评审试点。这意味着全国首个“大熊猫保护”专业职称评审工作正式启动,未来,从事大熊猫保护工作的人员将有专属职称。

大熊猫作为全球珍稀动物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其保护工作对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此前,全省职称评审专业目录中没有专门针对“大熊猫保护”的专业,导致相关人才的职业发展缺乏针对性。2024年底,成都市人社局和市公园城市局通过实地调研,认为增设这一专业不仅有助于培养具备多学科知识的专业人才,还能更好地满足行业需求,促进大熊猫保护事业的发展。
“大熊猫保护”职称评审专业涵盖圈养大熊猫饲养与繁育、野生大熊猫保护与救护、栖息地修复与恢复、小种群复壮、疫病防控以及科普宣传等专业技术工作。这是四川省启用统一职称评审信息系统后,成都市新增的第一个职称评审专业,也是深化职称评审改革的重要一步。成都市人社局表示,下一步将单独制定符合大熊猫保护工作特点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职称评价标准,规范有序地开展评审工作,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大熊猫保护专业人才队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