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pfel”在德语中有三层意思:地理范畴中的“山峰”、抽象意义上的“顶峰”或“高峰”,以及政治概念中的“峰会”。峰会往往意味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危机多。国际上问题错综复杂,5月刚上任的德国总理默茨不得不频繁参加各种峰会,因此被国内舆论称为“外交总理”。

德国严重依赖出口,加上自身结构性问题,国内各种峰会层出不穷。去年10月份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数字峰会”探讨了德国和欧洲如何赶上国际数字化和人工智能的先进潮流。上月9日,柏林总理府举办“汽车峰会”,讨论汽车行业及其供应链面临的困境。几乎同时,荷兰政府对中国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公司进行干预,导致全球供应链几近中断,让德国车企雪上加霜。

一个月后,德国总理府又迎来另一场“钢铁峰会”。默茨亲自主持会议,聚集了政府、企业、工会和多个联邦州的高级代表,讨论钢铁行业所面临的困境及未来发展路径。默茨强调德国钢铁业正面临高能源价、绿色环保、美国关税和国际竞争等威胁生存的危机,提出加强贸易保护,推动本土市场优先使用欧洲和德产钢材。这场峰会被视为德国政府与产业界共同寻求强化本土钢铁产业竞争力的关键政治信号。

在这种背景下,德国政府宣布建立每年两次的“对华依赖评估”机制。这一决定并非心血来潮,而是早有铺垫。两年前,联盟党议会党团曾提交过一份动议,建议成立委员会审查德中经济关系。该动议建议委员会由19名成员组成,以审查能源和原材料进口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重点研究价值链,评估依赖性和脆弱性,并调查中国投资者在德国关键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情况。该动议最后被移交给议会的经济委员会作进一步审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