拦婚车:从民俗到违法仅一步之遥 无度索取引争议[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拦婚车:从民俗到违法仅一步之遥 无度索取引争议[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1-08 00:36: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77
核心提示: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由于婚礼行程紧凑,新人不愿过多纠缠,最终选择弃车离开,未报警处理。“结婚有人拦才好”,这句话反映了部分地区对拦婚车习俗的认知

11月5日上午,河北一对新人的婚车遭遇拦截,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作为喜钱。由于婚礼行程紧凑,新人不愿过多纠缠,最终选择弃车离开,未报警处理。

“结婚有人拦才好”,这句话反映了部分地区对拦婚车习俗的认知。原本,拦婚车讨喜糖、要红包是街坊邻里为婚礼增添热闹的民俗,承载着对新人的祝福。然而,这对新人遭遇拦车者索要50条香烟,僵持一小时后被迫弃车的事件,却让这一民俗变了味。当祝福变成无度索取,当热闹沦为变相要挟,拦婚车便在民俗与违法的边界线上摇摇欲坠,再往前一步,就可能触碰法律红线。

民俗的生命力在于“有度”。过去,拦婚车多是熟人之间的玩笑,几句调侃、一包喜糖便能皆大欢喜,主打一个热闹。如今,部分拦车者将其异化为牟利手段,索要金额远超合理范畴;更有甚者,不管外地车牌还是本地车辆,只要是婚车就拦,俨然成了“职业索财”。这种行为早已脱离民俗的本质,正如律师所言,若以堵路施压、多次实施或索要金额达标,便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或寻衅滋事罪。新人怕耽误吉时、不愿闹僵的心理,不应成为纵容他人非法牟利的理由。

令人担忧的是,当地部分基层部门对这类行为的纵容态度。“一般给点烟糖就行”的轻描淡写,“第一次有人咨询”的漠视,让无度拦婚车行为缺乏及时规制。正是这种“默认”,让一些人觉得“拦婚车索财天经地义”,不断突破边界:从几元钱的红包,涨到几十元的烟,再到上千元的财物,民俗的底线在一次次无约束中被不断压低,最终演变成侵害他人权益的乱象。

拦婚车在民俗与违法之间,从来只有一步之遥。这一步,是索求金额的“度”,是行为方式的“界”,更是地方监管的“责”。要守住这条边界,需厘清民俗与违法的界限,明确合理讨喜的范围,对以堵路、纠缠等方式索要高额财物的行为,明确其违法属性,打消部分人的侥幸心理。地方部门应主动排查辖区内过度拦婚车现象,通过社区宣传、案例警示等方式,引导群众回归民俗本真;对接到的相关投诉,要及时介入调解,对涉嫌违法的行为依法处理,避免小事拖大。此外,也可借鉴各地治理经验,比如明确婚车途经路段的管理责任,组织志愿者维护秩序,让民俗在有序框架内传递祝福。

民俗是地域文化的活化石,不应成为违法犯罪的遮羞布。拦婚车的热闹,该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而非强人所难的索取。唯有划清边界、强化监管,才能让这一民俗守住初心,既保留婚礼的喜庆氛围,又不触碰法律的红线,让新人在祝福中开启新生活,让民俗在规范中延续生命力。



 

  以上是“拦婚车:从民俗到违法仅一步之遥 无度索取引争议[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