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罕见的"九月早立冬" 预示暖冬来临!11月7日,立冬节气到来,标志着冬季的开始。今年的立冬尤为特别,由于乙巳蛇年闰六月的影响,立冬落在了农历九月十八,形成了少见的“九月立冬”。
民间谚语说:“早立冬单衣过冬,晚立冬过年冷。”今年立冬交接在午后,预示着“白天立冬暖烘烘”。闰六月导致下半年节气整体提前,使得冬季的寒冷提前释放,整个冬天可能不会太难熬。
气候专家提醒,即使暖冬也不可掉以轻心,开春后的“倒春寒”可能特别厉害,更容易引发感冒。今年立冬具体时间是公历11月7日星期五,农历九月十八中午12时03分48秒。这个时间点很特别,在一天之中属于“午后立冬”,在农历月份里属于“月中立冬”,预示着今冬可能是个暖冬。
老一辈人根据立冬时辰和月份预测一冬的冷暖,比如“早上立冬冷飕飕,晚上立冬暖融融”。今年交接在12点之后,预示着今冬可能是个暖冬。还有“冬在尾冻死牛,冬在中单衣过冬”的说法,今年立冬在九月十八,正好是月中,也暗示冬天可能不会太冷。
这种“九月冬”的现象主要受闰六月影响。闰月让下半年的节气整体提前,导致立冬罕见地出现在农历九月,而不是往常标志冬季开始的农历十月。古人从立冬出现的农历月份,也能窥见冬季的一些端倪。有“立冬在月头,冻死老黄牛”的说法,意指立冬若在农历月初,冬天可能又冷雪又多。若是“立冬在月尾”,则可能冷得时间长,来年春天出现倒春寒。
今年立冬在九月十八,属于“月中”,对应着“立冬在月中,单衣能过冬”的讲法,预示着冬天可能偏暖,降雪相对较少。寒冷来得早,冷空气提前释放,整个冬季不那么难熬。不过,暖冬虽然对日常出行和生活有利,但对农业生产而言暗藏挑战。冬天如果不够冷,就难以冻死土壤中越冬的病菌和害虫,可能增加来年春季病虫害爆发的风险。同时,雪水滋养不足,也可能导致春旱,影响作物返青和春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