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技术正在医疗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国内首个“AI儿科医生”在北京儿童医院上岗,与专家们一起参与多学科会诊。中午1点,在北京儿童医院远程会诊中心,来自十多个科室的专家们面对三台固定大屏幕,显示患儿的病历及影像资料。另一台移动屏幕连接着AI医生,同步分析患儿信息,并根据技术人员输入的需求,生成分层次的总结,包括病情评估、治疗策略和推荐方案等。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主任、北京儿童医院院长倪鑫在听取专家意见后,提出初步结论,随后查看了AI医生的建议。AI医生提出了靶向药物治疗、内镜辅助手术以及术中监测和血管破裂预防措施等建议,这些都得到了倪鑫的认可。院方表示,这个AI医生整合了国内外儿科文献、北京儿童医院300多位知名儿科专家的临床经验和数十年高质量病历数据,通过结构化训练构建了覆盖常见病与疑难病症的知识体系。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生才认为,AI医生能够提供全面的知识补充,尤其对于复杂或罕见病例。然而,在具体治疗方案上,专家和AI医生有时存在差异。例如,针对一位2岁女童的鼻翼横纹肌肉瘤病例,专家们决定先做切除手术再放疗,而AI医生建议先放疗再手术。倪鑫解释说,他的决策基于国内治疗经验,考虑到孩子年龄小,放疗后再手术可能导致创伤难以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