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一大早,我带着家人去看了《哪吒之魔童闹海》。这部电影让我等了五年。第一部《魔童降世》中,哪吒的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点燃了许多人的心。对于续作《魔童闹海》,我既期待又忐忑。近年来,很多电影前作优秀而续作平庸,这让我担心期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没想到饺子导演也有哪吒身上那股敢拼命的劲儿,五年磨一剑,一出手就是王炸。看完之后,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这部电影远远超出了我的期待,在《魔童降世》的基础上又达到了新的高度。从画面特效到人物塑造,从情节内容到主题立意,都达到了世界级水准。饺子导演真正诠释了什么是尊重电影、尊重观众。外在是精美的特效,内里是丰满的内容,既悦目又动心。庆幸自己来看了,不然大过年的真的要留下遗憾。
命运看似牢不可破的大网里,总有永不妥协的漏网之鱼。以往影视文学中的哪吒或帅气或正气,但饺子导演塑造了一个顶着两大黑圆圈的“丑哪吒”。很多人认为这是改编力度最大的哪吒,但我却觉得他是哪吒形象最忠实的拥护者。神话里的哪吒剔骨还父、大闹东海,是一种不妥协;在“魔童”系列中,哪吒不屈服于偏见和强权,也是一种不妥协。无论怎样变化,哪吒的精神内核从未改变。
在《魔童降世》中,哪吒虽有偏见压身,但在父母庇佑下,他依然热血沸腾,遇水架桥,逢山开路。而在《魔童闹海》中,哪吒走出陈塘关,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撞了南墙,面对庞大的权力和规则,发现个人之力有时无能为力。他在父母和百姓命悬一线时流过眼泪,但哪吒仍想试试改变世界、改变命运。北岛的诗《波兰来客》写道:“那时我们有梦,关于文学,关于爱情,关于穿越世界的旅行。如今我们深夜饮酒,杯子碰到一起,都是梦破碎的声音。”年轻时,我们都有梦想,但进入社会后,那些梦想常常碎了一地。我们逐渐被现实锤炼,变得成熟但也失去了一些激情。然而哪吒告诉我们另一种选择:生活很难,我们依然热爱生活;现实残酷,我们仍可保持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