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哨点监测情况显示,在部分省份的呼吸道样本中,鼻病毒的感染率已经跃升第一。那么鼻病毒究竟是什么?应该如何预防呢?
鼻病毒是一种RNA病毒,1956年首次从普通感冒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因其特别适应在鼻腔中生存而得名。目前,鼻病毒有A、B、C三个种总计169个型别,其中以A种鼻病毒流行最为广泛。鼻病毒是人呼吸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体之一,约30%-50%的成年人及儿童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鼻病毒全年均可发生,但往往以初秋和春季为主,因型别众多,极易引起反复感染。
鼻病毒主要通过两种途径传播: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被感染者通过咳嗽或打喷嚏等方式排出含有病原体的颗粒,其他人吸入这些颗粒会被感染;被感染者触摸自己的口、鼻或眼后,再触摸一个表面或握手时,会形成污染表面,另一人触摸该表面后也会被感染。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鼻病毒,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人群密集场所如学校、医院等地方极易引起鼻病毒的传播流行。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包括流涕、喷嚏、咽部不适、鼻塞、咳嗽、咽痛、声音嘶哑等,体温不增高或略微增高,有时伴有鼻窦炎和中耳炎。部分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而婴幼儿、老年人和免疫低下患者病情较严重,可发展为支气管炎和肺炎。有慢性呼吸道疾病病史的患者感染鼻病毒后,还可能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等。
鼻病毒感染具有自限性,一般一周左右即可痊愈,无需特殊治疗。用药需遵医嘱,不建议服用抗生素。目前尚无疫苗或特效药可以预防或治疗鼻病毒感染,因此加强个人防护尤为重要。勤洗手,饭前便后用流动水洗手,避免用脏手触摸脸部。出门在外应尽量站在空气畅通的地方,避免去往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必要时佩戴口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通风、常喝水、坚持体育锻炼、规律作息、注意保暖。饮食均衡,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摄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此外,不吸烟、不喝酒、少食辛辣食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