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机场地服公司仓库,存放着不少自主式温控箱。新京报记者王贵彬摄
新京报讯(记者吴婷婷)12月17日凌晨,瑞士航空一架装载有14吨新冠疫苗的航班从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起飞,飞往巴西。9月份以来,从北京飞往世界的新冠疫苗数量呈增长态势。近日,新京报记者探访北京首都机场地服公司,揭秘新冠疫苗运输流程。
控温大冰柜装疫苗
12月16日,记者从首都机场地服公司了解到,9月开始,从北京运往世界各地的新冠疫苗量呈增长态势,目前新冠疫苗运输量占该公司医药类运输量的一半以上。
首都机场地服公司货运分部经理陈欣介绍,目前,该公司已经保障了包括土耳其航空、瑞士航空、荷兰皇家航空、俄罗斯空桥货运航空在内多家航空公司的新冠疫苗运输任务。
12月16日上午,在地服公司货库里,记者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看到十个正在充电的大“冰柜”,里面存放的是15日凌晨运抵货库的新冠疫苗。
这种大“冰柜”外观其貌不扬,但却是目前国际上最高端的医药空运冷链集装箱,也就是主动式温控箱。陈欣介绍,目前新冠疫苗必须在温度2℃到8℃之间低温运输,这个高端大“冰柜”可以保证5℃的恒温环境,完美地为疫苗营造最适宜的温度。
大“冰柜”贯穿了疫苗运输的全过程。陈欣解释:“航空公司接到疫苗运输任务后,如果需要使用主式温控箱运输,我们的工作人员会对温控箱进行出货站前的性能检查,确认完好的温控箱会被送到疫苗生产企业,企业将疫苗装入温控箱后,再运回地服公司货站准备出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