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姝)2017年发起的“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已经走过了三个年头,看似斑马线上的“小文明”,实质关乎一座城市的“大文明”。11月11日,新京报社举办2020“礼让斑马线”圆桌论坛,邀请参与专项行动的代表共同探讨:历经三年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顽疾有了多大改观?斑马线上的“小文明”还有哪些需要提升和完善的地方?与会人员表示,专项行动开展三年来,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观。也有人表示,维护斑马线秩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的红绿灯设置亟待完善。对于不文明的交通参与者,迫切需要有执法权的交警予以处罚。
11月11日,参与“礼在北京让出文明——市民爱心斑马线专项行动”的代表共同探讨斑马线治理成效与建议。摄影/新京报记者吴江
“把第一个闯红灯的人拦下来”
新京报:最开始上岗时情况怎么样?改变“中国式过马路”,是如何突破的?
赵瑞甫(东城区交道口中队文明引导员):我们是文明引导员,主要工作就是“引导”,但是行人听不听,开始上岗的时候心里挺没底的。经过三年多的实践,路口交通秩序有很大改观。
张桂云(景山中队文明引导员):我在南河沿路口做文明引导员。不少行人不看红绿灯,只要有一个人带头闯红灯,后面一大片人就跟着走。根据这种情况,我在第一时间把第一个闯红灯的人拦下来。
张向东(顺义区仁和镇复兴村党支部副书记):我们组织人员每天到路口执勤。通过路口的不少都是熟人,先从熟人下手,就像张桂云引导员说的那样,把第一个闯行的人拦下来。只要有人主动停下来,就给他点赞,斑马线治理就是这样开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