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今年3月24日、5月7日土星环“消失”后,本月24日土星环又将再次“消失”。短短8个月内,土星环为何会连续三次“消失”?天文科普专家对此进行了详细解释。

土星是太阳系中最具辨识度的行星之一,其壮观的光环系统为它赢得了“指环王”的美誉。对于地球上的观察者来说,土星环的形态会呈现复杂的周期性变化,有时很宽大,有时很窄小,在特定的角度下,还会变成一条非常细的线。

在望远镜刚刚被发明的年代,受限于当时的望远镜性能,土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模糊的光点,土星环像是两侧凸起的“耳朵”。天文学家在连续观测记录的过程中发现,这对“耳朵”每过一段时间就好像“消失”了一般,给当时的天文学界造成了很大的困扰。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理论的完善,现在可以对土星环“消失”这种现象作出明确的解释和预测。

土星环的形态变化是众多参数复合叠加的结果,并非一个简单的周期函数。土星环“消失”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土星环的倾斜角,从地球上看,每年土星环的倾斜角都不尽相同。今年3月24日,土星环的倾斜角为0度;11月24日,土星环的倾斜角将再次接近0度,仅为0.37度。这两次几乎就像从侧面看一张纸一样,在视觉方向上很难识别到土星环。另一种是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今年5月7日,彼时太阳光直射土星赤道,使得土星环表面几乎没有阳光照射,显得很暗,看起来就像“消失”了一样。
在这两种情况下,对于一般的望远镜来说,就很难观测到土星环了。想要观测土星环“消失”这一现象,重要的是在夜空中找到土星。今年3月24日那次,土星非常靠近太阳,无法夜间观测,而11月24日这次土星距离太阳较远,日落后位于东南方天空,整个前半夜可以从容观测。此后至2026年一季度,土星环都会保持纤细的状态。感兴趣的公众可以持续观测并拍摄土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