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北京多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内部食堂打破传统,面向公众开放。这一变化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实地探访发现,中国气象局社区南区职工餐厅、煤矿文工团职工之家、景山AI食堂等多家食堂已成为周边居民和上班族的新选择。尽管这些食堂获得了好评,但公众也对服务提出了更多期待。

中午12点,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附近的中国气象局社区南区职工餐厅人声鼎沸。地下一层餐厅内,营养套餐档口的打菜师傅热情揽客,不少网友在点评网站上为他的服务点赞。常来就餐的田女士表示,除了贴心的服务,距离近、用餐方便是她频繁光顾的主要原因。这家食堂分两层运营,一层仅对内部职工开放,地下一层则面向公众,流程便捷。这里的菜式丰富多样,既有北方经典面食,也有网红菜品,价格亲民。自去年对外开放以来,除了气象局员工及家属,周边企业的上班族也成了就餐主力。于女士和贾女士都表示,这里离得近、价格合适、味道也能接受。

傍晚6点,朝阳区和平里北街的中国煤矿文工团职工之家内,暖光映衬着墙上的艺术画,文艺氛围浓厚。不同于常见的窗口打餐模式,这里采用岛台环绕的开放式取餐设计。食堂负责人石女士介绍,食堂自去年6月对外开放,初衷是回应周边居民的需求。这里以自选称重形式供餐,每餐有二十多种菜品,且会定期更新。家住附近的李女士特意带着老人和孩子前来体验,觉得非常方便,味道也不错。79岁的刘先生已是这里的常客,他喜欢这里的丰富菜品和清淡口味,每周至少来三次。

东城区沙滩后街的景山AI食堂主打“科技感”。作为首开首院金融产业园的职工食堂,它于今年11月1日正式对外营业。就餐者只需开通虚拟卡、完成充值和人脸录入,就能体验全程无感取餐。食堂的菜品大多由自动炒菜机制作,吸引了许多食客关注。食堂负责人柴雨晨提到,甚至有客户住在朝阳大悦城,每天来景山公园遛弯后都会特意来这儿吃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