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有一家科技独角兽名叫拓竹科技(Bambu Lab),由大疆前核心骨干陶冶创立。这家公司成立仅四年,就占据了全球消费级3D打印市场近三成的份额。其产品被YouTube顶流博主誉为“工业级性能,消费级价格”,《时代》周刊曾将其评为年度最佳发明。尽管目前估值百亿,但拓竹在国内很少接受媒体采访,高层管理者在公开场合也近乎隐形。

陶冶于2020年离开工作8年的大疆,带着“最后一次做大事”的决心投身创业。他选择了3D打印机作为方向,当时行业主要由运营多台3D打印机的商户主导。这些商户的存在弥合了快速成型、短期定制化生产的需求与3D打印机使用门槛之间的矛盾。到2023年中国已有上千家不同规模的3D打印农场。

2024年,全球消费级3D打印及服务市场规模达到41亿美元,其中约一半的增长来自拓竹。据公开资料显示,2023-2024年拓竹科技收入从27亿增长到60亿人民币,年增长额约33亿元人民币。虽然它的产品对大众而言依然陌生,但拓竹已是行业里无法忽视的“隐秘巨头”。

拓竹科技的名称源于竹子的英文“bamboo”,陶冶在一次视频播客中解释道:“我最喜欢竹子,因为和其他植物不同,竹子密集、安静、有秩序感,而且生命力顽强。中国的传统文化也赋予了竹子正直、坚韧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