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商业火箭“批量上天”背后 运力瓶颈待破[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国产商业火箭“批量上天”背后 运力瓶颈待破[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10-19 21:14: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114
核心提示:国产商业火箭发射频次持续加快,“批量上天”态势已现。今日中午,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3星”的方式,将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等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国产商业火箭发射频次持续加快,“批量上天”态势已现。今日中午,中科宇航力箭一号遥八运载火箭在东风商业航天创新试验区发射,采用“一箭3星”的方式,将中科卫星03星和04星等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今年8月,国内完成9次商业发射任务,全年民商火箭计划排期至少20次。

近期全球商业航天领域动态频出,SpaceX星舰V2完成第11次飞行试验,标志着国际商业航天在可重复使用技术上持续突破,为全球产业竞争划定了新坐标。

然而,行业潜藏的多重现实瓶颈愈发凸显。技术层面,可重复使用技术的商业化闭环尚未形成。尽管国内箭元科技“元行者一号”实现海上软着陆回收、深蓝航天完成百吨级发动机试车,但与SpaceX已形成的“回收-复用-迭代”成熟模式相比,仍有本质差距。目前国内多数企业仍停留在单次技术验证阶段,火箭复用次数、回收成功率与成本控制效果均缺乏实战检验。

星际荣耀董秘李勇鹏分析,仅8月份前25天,中国就完成9次发射,若每个月的发射频次都维持这个速率,可接近每年发射100次。这8次发射涉及8个型号5处发射场地,通过多型火箭多个发射场地齐上阵,来弥补单一型火箭、单一发射场地发射频次不足的情况,中国商业航天确实已经入了快车道。

但在发射频次、入轨数量持续刷新纪录的背后,更需清醒审视产业深层的差距与问题。事实上,运力供给的严重短缺,才是制约行业规模化发展的核心症结,成本问题更多是运力不足衍生的结果。目前中美火箭运力相差约四到六倍。根据公开数据,美国SpaceX的星舰近地轨道运载能力可达150吨左右,而中国现役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5吨左右。中国已在积极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技术,长征九号预计在2035年以前完成研制,届时将与美国的星舰等重型火箭运力相当。



 

  以上是“国产商业火箭“批量上天”背后 运力瓶颈待破[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