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一个秋日,31岁的查理·柯克倒在大学校园的讲台上。子弹穿透脖颈的瞬间,这位“美国转折点”(Turning Point USA,简称TPUSA)的灵魂人物,连同他背后新兴保守力量的崛起轨迹,一同被钉进了美国政治史的切片。
这起事件揭示了美国保守派近十年“代际夺权”的底层逻辑。当传统精英在文化战场上节节败退时,一群更懂年轻人、更会玩流量、更敢与特朗普共舞的“新保守派”,正用最野的方式接管美国的政治神经。
柯克的起点很草根:2012年,18岁的他在大学宿舍里创立了TPUSA,最初只是一个贴满保守派标语的校园社团。但他早早就看透了美国年轻人“反权威、重参与、厌说教”的特质。当传统保守派还在靠《华尔街日报》社论和电视辩论刷存在感时,他直接把战场搬到了TikTok、X和大学礼堂。
在线上,他在YouTube上传与进步派教授的辩论视频,标题直白如《哈佛教授连“美国优先”都不敢反驳?》;在TikTok用“Z世代黑话”解构“觉醒文化”,比如把“取消文化”调侃成“玻璃心大赏”。这些内容像病毒一样在大学生群体中扩散,TPUSA的Instagram账号三年涨粉500万,其中60%是18-25岁用户。
在线下,柯克在全国高校设立“TPUSA校园大使”,教学生如何注册选民、组织辩论会,甚至在毕业典礼上举“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标语。他认为:“年轻人不爱听大道理,但爱参与具体的事——帮他们把‘讨厌拜登’变成‘给共和党候选人拉票’,比念100遍《独立宣言》有用。”
柯克也是最早公开支持特朗普的年轻保守派之一。他的回报是,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夸他“比CNN的小子们懂年轻人”;TPUSA则成为特朗普团队的“青年选民收割机”,2020年大选中,经TPUSA动员的年轻共和党选民投票率比全国平均高23%。这种“线上流量+线下组织+政治站队”的模式,让TPUSA从校园小团体膨胀为拥有400万会员、年预算超2亿美元的保守派超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