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美韩经贸谈判陷入僵局。韩国总统李在明亲赴美国试图解决关税问题,却遭遇美国提出的“屈辱协议”。面对美方的苛刻要求,韩国态度坚决,拒绝签字。
这一事件不仅让美韩关系进一步紧张,也让李在明政府对华态度发生明显转变,试图通过对华示好为韩国争取更大的战略空间。美国提出的协议主要包括巨额投资、能源采购和关税调整三项内容。
美国要求韩国向美方投资3500亿美元,集中在造船业、半导体、核能和二次电池等产业。这一金额对韩国来说是沉重负担。相比之下,日本在此前的美日协议中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但由于日元是储备货币且拥有货币互换政策,日本能够承担这一条款。韩国并不具备这些经济优势,难以满足美方要求。
美国还要求韩国采购价值1000亿美元的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产品。表面上看,这是正常的贸易行为,但实际上可能导致韩国能源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威胁国家能源安全。目前,韩国的液化天然气进口来源较为多元化,包括卡塔尔、澳大利亚等国家。如果过度依赖美国的供应,韩国的能源供应链将面临不可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