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品牌希望通过钛7等产品组合及后续的产品OTA,实现月销量稳定在2万辆并冲击3万辆的目标。比亚迪集团旗下腾势方程豹直营事业部总经理赵长江在9月10日发文提到这一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方程豹最新车型的售价已降至20万元以下。
方程豹定位于比亚迪集团新能源个性化品牌,早期市场定位在30万至40万元区间。然而,2024年上半年销量不足2万辆,难以支撑品牌发展。因此,该品牌于同年7月采取全系降价5万元的策略,以换取全年约5万辆的销量。这一举措虽然提升了销量,但也引发了老车主对价格下调的不满。
在竞争激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以价换量”成为提升销量最直接且常见的手段。方程豹今年上市的两款新车售价均下探至15万至20万元区间。8月份,起售价13万元的钛3销量达到9081辆,占比超过55%,而售价20万元以上的车型增速明显较弱。这种“以价换量”的策略带来了销量增长,但也让消费者对方程豹原本较高端的品牌定位产生困惑。
放眼整个汽车市场,为了追求上市即爆款,近一年来,许多新车采用“以价换量”的营销策略,甚至不惜亏损。例如东风日产N7,当同级别车型起售价在17万至18万元区间时,这款车的起售价降至11万元。东风日产希望以此方式找回失去几年的客户,但具体亏损情况未透露。
同样宣称“亏本卖车”的还有鸿蒙智行旗下的智界R7和尚界H5,这两款车型的价格明显低于同级别车型。华为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表示,尚界项目成本压力很大,第一辆车会面临亏损问题,但他希望尚界H5上市后能迅速走红,早日摆脱亏损。去年,余承东曾表示每卖出一辆智界R7要亏损3万元,期待后期销量增加摊薄成本。今年上半年,智界R7销量逐月递减,随后智界品牌宣布全系降价2万元,引起老车主抗议,降价消息被紧急下架。
“以价换量”策略带来销量增长的同时也引发质疑声。品牌贬值、老车主不满等一系列连锁反应成为车企面临的挑战。如何在销量增长和品牌口碑之间取得平衡,不仅是新车定价的问题,也是车企长远稳定经营需要思考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