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中国资本市场,前券商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提出的“深耕牛”论断正引发广泛关注。这位以精准捕捉市场周期著称的分析师结合政策导向、资金流向与估值重构三大维度,认为中国股市正从“疯牛”“快牛”向“深耕牛”转型。这一判断背后反映了资本市场底层逻辑的深刻变革。
2025年,证监会明确提出“构建中国式慢牛”,通过制度创新打破暴涨暴跌循环。注册制深化改革下,科创板并购案例同比增长217%,优质企业通过并购重组实现价值重估;退市常态化机制加速出清,已有55家公司退市,垃圾股炒作空间被彻底压缩。同时,长期资金入市步伐加快:居民存款到期规模达89万亿元,银行理财收益率降至2.12%,万亿级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养老金等渠道流入股市。社保基金上半年加仓1200亿元,险资权益配置比例提升至14.7%,北向资金单月净流入超500亿元。
李大霄指出,这些政策组合拳正在重塑市场生态。过去散户主导的“追涨杀跌”模式正被机构投资者的“价值发现”逻辑取代。数据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市值占比已达61.6%,量化交易贡献日均成交额的20%-30%,高频策略通过毫秒级速度优势重塑定价权。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期,新质生产力成为股市核心驱动力。IMF上调中国2025年GDP增速至4.8%,增长动能从房地产、基建转向科技创新与消费升级。华为昇腾芯片量产在即,光刻机国产化率突破60%,AI算力服务器需求同比增长300%;智能家居渗透率年增20%,县域健康医疗市场规模突破万亿,消费龙头盈利增速回升至15%;新能源汽车毛利率从9.8%回升至15.2%,光伏组件出口量同比增长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