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和魏建军的“生死危机” 转型泥沼中的挣扎!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之际,长城汽车却在转型过程中陷入困境。8月29日,长城汽车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显示,其营业收入为923.35亿元,同比仅增长0.99%,几乎停滞不前;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0.21%至63.37亿元。扣除28.4亿元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损益后,扣非净利润仅为35.81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6.39%。这些数字揭示了长城汽车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的快速下滑。
财务数据的压力背后,是长城汽车在国内新能源转型滞后、品牌分化严重以及海外市场依赖单一等问题。国内市场方面,哈弗品牌依然是销售主力,上半年累计销售32.37万辆,同比增长8.89%,但其新能源占比极低,主要依靠燃油车。坦克品牌上半年销售10.41万辆,尽管达成全球销量超七十万辆里程碑,但同比下滑10%。欧拉品牌表现低迷,上半年仅销售1.46万辆,同比下滑53.35%。魏牌成为增长亮点,上半年累计销售3.24万辆,同比增长60.34%,但其绝对数量仍然较小,难以拉动整体销量的增长。为应对市场压力,长城汽车在7月启动管理层调整,刘艳钊升任集团副总裁主管传播中台,冯复之接任魏牌CEO,常尧接任坦克CEO,推动渠道从“4S店主导”转向“直营+经销”双模式。
海外市场方面,长城汽车在俄罗斯、泰国和巴西拥有三大全工艺整车生产基地,并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拥有多家散件组装工厂。然而,新兴市场的布局仍处于初期阶段,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上半年海外销量为19.87万辆,同比下滑0.58%,完成率只有38%。若下半年巴西工厂产能释放不及预期、俄罗斯市场未能持续回暖,海外目标的达成将面临巨大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