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有钱却欠债不还的“老赖”令人痛恨。法院通常会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倒逼其履行法律义务。然而,近年来部分“老赖”违反限高令乘坐高铁、飞机出游事件时有发生。他们的身份证号和护照号都被监控锁定,按理说买不了机票和高铁票,但为何还能正常出行?
2024年9月全国检察系统数字检察模型比赛中,意外揪出了几名绕过限高令的“老赖”。北京铁路运输检察院核查出3名江苏宜兴地区被限制高消费的“老赖”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出行线索,并向宜兴市检察院提交。进一步核查发现,其中一人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出行40多次。
以此案为鉴,宜兴市检察院对2018年以来宜兴市人民法院作出限高令的6103名被执行人进行摸排,发现有502名被执行人在限制高消费期间使用护照购买并乘坐飞机、G字头动车组列车及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8000余次。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被执行人被采取限制消费措施后,不能选择飞机、列车软卧、轮船二等以上舱位,也不能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及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
宜兴市检察院和桥检察室副主任王敏介绍,对8000余条违反限高规定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后发现,购买高铁票的有404人,购买飞机票的有325人,近一半人购买高铁票、飞机票达5次以上,高铁动车一等座乘坐次数共计800余次。
数据显示,近年来宜兴当地被执行人每年利用护照购买高铁票、飞机票出行次数大幅上升,从每年10余次上升到数千次。不仅在宜兴,宁夏银川、广西柳州、湖南浏阳等地也发现类似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