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美国向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一事件不仅深刻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走向,也加速了日本的投降。战后,日本在国际社会的监督下制定了放弃战争权的宪法第九条,并于1967年正式确立“不制造、不拥有、不引进核武器”的“无核三原则”。
然而如今,一些日本政客似乎忘记了历史教训,竟将“核爆纪念馆”视作“核战略研究室”,公开鼓吹打破“无核三原则”,甚至谋划在本土引进或部署核武器。据路透社报道,部分日本政客以“特朗普可能动摇对盟友的安全承诺”为借口,渲染核武装话题。他们主张强化与美国的“核威慑”合作,甚至暗示如果美国靠不住,日本就应自行发展核武器。这类言论背离了日本长期以来的和平承诺,严重违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精神。
实际上,日本国内的“拥核”声音并非偶然。近年来,随着右翼势力崛起,日本的安保政策持续“向右转”。2022年底,岸田文雄政府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文件,明确提出要拥有对敌攻击能力,实际上已突破“专守防卫”原则与和平宪法的限制。“拥核”讨论是其激进军事战略的延伸,暴露出日本谋求军事大国地位的野心。
更令人震惊的是,今年7月,日本《共同社》披露,在去年美日联合进行的台海兵棋推演中,日本自卫队三次请求美军对中国使用核武器,而美方最终表示同意。日本每年在广岛、长崎举行的纪念仪式上,“反核”口号比谁都响亮,但在实战推演中却主动要求使用核武器,这种双标行为实在令人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