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看点]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看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09 00:02:27  来源:互联网  作者:亿席商务网  浏览次数:21
核心提示:意大利游客中国行遇小困扰: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2024年夏天,一位意大利女游客借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中国旅游,本想感受下东方古国的魅力,结果行程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却皱着眉头说"体验不太顺"。她提到最头疼的...

意大利游客中国行遇小困扰: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

2024年夏天,一位意大利女游客借着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来中国旅游,本想感受下东方古国的魅力,结果行程结束后接受采访时却皱着眉头说"体验不太顺"。她提到最头疼的是沟通问题——在商场问路、餐厅点餐时,遇到的当地人基本不会英语;更让她犯难的是,好多公共场所的指示牌只有中文,找洗手间、出站口都得比划半天。

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

这事儿一出来,网上讨论度挺高。有人说"中国开放这么多年,怎么连基本英文服务都没有",也有人反问"外国游客来中国,自己不做点准备合理吗"?其实这几年借着144小时免签政策的东风,来华短途游的外国游客确实多了不少。就拿上海来说,政策实施后,浦东机场入境的短期游客数量同比涨了30%,其中不少人之前通过西方媒体了解中国,实地一看才发现"原来和想象中不一样"。

在杭州西湖边卖丝绸的商户王阿姨就碰到过不少外国游客。"上个月有对法国老夫妻,举着手机翻译软件问丝绸围巾多少钱,我虽然英语不太利索,但慢慢说他们也能懂。"王阿姨说,现在店里进货单上都标了英文,菜单也加了双语,"咱们知道游客有需求,能改的肯定改。但话说回来,要是指望每个小店都有英文标识,短期内可能够呛。"

记者翻了翻文旅部2024年上半年数据,144小时免签政策适用城市已经扩展到27个,覆盖主要旅游城市和交通枢纽。这些地方的机场、高铁站、热门景区基本都配了英文标识,像北京故宫、上海豫园这些世界文化遗产景点,连卫生间、休息区的提示牌都有中英双语。不过在老城区的小餐馆、社区超市这类生活化场所,英文标识确实不多见——毕竟这些地方主要服务本地居民,语言需求没那么迫切。



 

  以上是“意大利游客吐槽中国景区没人会英语:语言沟通成小插曲,双向理解更暖心[看点]”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