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管理者掌握了领导权,如若领导专业能力强,那领导可以把方向、稳大局,提高团队战斗力;但如若领导对业务不熟悉,那大概率会通过设计表格、自查自纠、上报总结的指令增加工作负担,让下属加班加点完成形式性工作,最后再以部署有力、责任压实自居,窃取下属劳动成果,从而给一线干部带来业务和精神双重压力。
职场中出现"外行领导内行"的原因
众所周知,领导岗位少,竞争激烈,拼的是综合实力以及对岗位的人岗匹配度,业务能力只是其中的一个参考指标。
业务能力强不一定能管得住下属,管理能力也是优秀管理者的必备能力。"管不住"下属,再好的指令也会沦为空谈,部分领导虽然业务能力强,但存在"老好人"思想,导致下属阳奉阴违,最终影响了工作效率,恰当的管理手腕是带好团队的关键。王副镇长便是这样一个例子,"好说话、怕出事、愿意干"是标签,分管水利工作,布置了巡查任务,下属以各种理由不执行,他也不惩处,自己开着私家车默默完成工作,最后同事们一致给出评价:"此人不适合担任领导职位"。
符合领导岗位要求的人才数量多,大领导精力有限,座谈了解、听取情况汇报成为重要手段。当前符合提拔晋升条件的干部数量多,拥有高学历且基层经验丰富,纵使是领导,也难以一个个深入了解,谁能在有限的时机展现自己的能力,谁便抢占了先机。单位的宣传委员曾是县领导的秘书,其最大的优势是口才好,擅长汇报工作,纵使到了基层一线,也能通过语言艺术,显示出平凡工作的不平凡之处,受到了广大领导的好评。
部分干部发展潜力大,当前的领导岗位是其站上更大舞台的铺垫。世界是年轻人的,一批年轻干部扎根基层,是为了积蓄力量,展翅高飞,这类干部受到领导的欣赏,在重要岗位上历练便顺理成章。当前的晋升渠道不断完善,不少基层干部通过遴选进入到上级部门,这足以显示其工作能力,虽然业务能力有所欠缺,但其管理能力也足以互补,高质量完成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