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29日晚,中美第三轮经贸会谈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结束。中方谈判代表随后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中美两国达成重要共识,将已暂停的美方24%对等关税和中方相应反制措施继续展期90天。这一消息在全球经济与政治舞台上引起广泛关注。
自贸易摩擦爆发以来,中美双方在关税问题上频繁交锋,全球经济因此受到影响。5月份中美曾达成阶段性协议,中国降低美国商品关税至10%,美国则将中国商品关税降至30%,并设定了3个月的缓冲期。8月12日是缓冲期的截止日。此次斯德哥尔摩会谈的成果为紧张的经贸关系带来了暂时的缓和。
会谈持续了一天半,双方代表就一系列经贸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回顾了前两轮谈判达成的共识及框架落实情况。尽管会谈看似取得进展,但背后仍存在分歧。中方用“继续推动”来描述关税展期一事,表明谈判过程中双方在关键问题上存在不同意见,未能当场敲定新的关税展期协议。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称谈判“非常富有成效”,但最终拍板权仍在特朗普手中。特朗普本人的态度也较为模糊,他评价中美会谈“非常好”,但表示对协议“要么批准,要么不批准”。这种模棱两可的态度延续了他一贯的谈判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