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水利部长江委召开专题防汛会商会议,传达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精神,分析研判流域汛旱形势,部署三峡水库保春灌补水调度和库尾减淤调度工作。会议决定自4月8日起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
今年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偏少3成,其中长江中下游偏少近4成,约50%的面积出现气象干旱。长江中下游主要控制站水位较历史同期偏低2.3米至3.3米,沿线耕地春灌需求旺盛,灌溉供水保障压力大。为应对这一情况,会议决定实施三峡水库保春灌补水调度,自4月8日起将日均出库流量控制在10000立方米每秒,预计这将使长江中下游沙市至湖口江段水位抬升2.0米至0.7米左右,提高沿江灌溉取水水深、增加取水流量,有力保障春灌用水需求,助力粮食生产安全。此外,本次补水调度期间还将实施三峡水库库尾减淤调度,以减轻库尾河段淤积,优化淤积分布,保障防洪库容安全,并开展调度前后库尾河段水下地形监测,科学评估减淤效果。
会议强调,各部门各单位需全面进入汛期工作状态,坚持旱涝同防同治,抓细抓实各项防御措施。要做好汛前准备,督促指导各地排查消除水库、堤防、蓄滞洪区等防洪工程体系的风险隐患,提升极端条件下的安全保障能力,加快修订方案预案。要强化流域水工程统一联合调度,持续优化三峡水库消落调度和丹江口水库供水调度,提升防洪和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益。要加强基础研究和经验总结,系统分析洪旱典型案例,做好成果应用,补齐短板弱项。要推进数字孪生长江建设,整合优势资源,加强数字孪生水利体系对水旱灾害防御的支撑,并通过实际应用巩固提升建设成果。同时,要高度重视抗旱保供工作,强化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切实做好信息报送和宣传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