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自媒体账号发布消息称“成都30所中小学即将开启机器人授课”,引发网民热议。该消息声称未来的课堂不再需要真人老师上课。2月21日,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消息并不属实。
网传视频中的机器人授课画面与2月17日“直播绵阳”发布的“绵阳造机器人主讲开学第一课”的视频内容一致。原视频中,机器人出现在课堂是为了参与“开学第一课”相关的展示活动,并非日常教学。
在自媒体账号发布的视频中,提到了成都市教育局发布的一则“关于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的通知”。此前,成都市教育局确实发布了该通知,并于2月20日公布了首批开展“人工智能+教学”试点的35所中小学名单。
根据官方信息,成都市将在这些试点学校聚焦人工智能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场景,探索多种实践路径,以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教师备课、课堂管理、作业管理、答疑辅导、试题命制、教学评价和教学分析,并未提到机器人教学。
成都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澄清,网络流传的“成都市30所学校将开展机器人教学”的说法并不属实。当前正在进行的遴选中小学“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工作,旨在通过智能技术辅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而不是用机器人代替老师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