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宜兴的二胎孕妈妈林女士遭遇了罕见的胎母输血综合征,胎儿持续将血液“倒输”给母亲。在生死关头,宜兴市中医医院产科团队紧急实施剖宫产,并迅速联合新生儿科和血库组成抢救小组,展开了一场生命争夺战。
36岁的林女士第一胎是顺产的,这次怀孕也一直很顺利。但在孕34周例行产检时,发现胎心监护异常。当天晚上,林女士赶到宜兴市中医医院急诊,医生建议立即住院观察,但她选择先回家休息。次日上午,林女士发现胎动明显减少,再次来到医院并办理了住院手续。入院后胎心监护显示胎儿可能处于窘迫状态,但林女士及家人仍坚持要顺产。
下午2点,胎心监护出现了“正弦波”,这是胎儿濒临死亡的信号。产科主任堵惠霞当机立断,建议立即进行剖宫产终止妊娠,林女士听从了医生的意见。手术顺利进行,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然而,助产士的一句“这个宝宝皮肤好白啊!”引起了医生的警觉——这表明孩子可能有严重贫血或其他问题,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堵惠霞立即联系儿科和血库,并向医院产安办汇报。多学科紧密协作,迅速成立了新生儿抢救小组,安排新生儿急查血常规、血型及交叉配血等。尽管孩子已被转至新生儿科,但产科医护人员仍然密切关注各项指标。检查结果显示,新生儿的血红蛋白仅有40g/L(正常值为180~190g/L),乳酸高达6.7mmol/L(正常值为0.5~2.2mmol/L)。
抢救团队立即为新生儿紧急安排输血。在产科、新生儿科和血库的紧密协作下,新生儿终于从生死边缘被拉了回来,生命体征逐渐稳定下来。后续检查显示,母亲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超过了1000ng/mL(孕期一般不超过400ng/mL),确认这是一例罕见的胎母输血综合征。
胎母输血是指胎儿的血液通过绒毛间隙进入母体血液循环,仿佛是子宫内的宝宝在给妈妈输血。如果胎儿在短时间内快速大量地向母体输血,可能会导致胎儿严重贫血、水肿、宫内缺氧,甚至死亡。这种病起病隐匿、发展迅速,孕妇通常无明显腹痛等症状,部分孕妇可能感到胎动减少或消失,因此常常在产后才被发现。新生儿出生时皮肤异常苍白,可能出现严重贫血甚至突然死亡,常规复苏治疗效果不佳。
产科专家建议准妈妈们密切关注胎动,遵医嘱按时产检,如果感觉到胎动减少或消失,或发现胎心监护异常,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