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并不会一直适合人类居住。最新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2.5亿年后地球将重新变回终极盘古大陆,气温上升、火山爆发以及恶劣的气候条件会让地球不再适合生存,包括人类在内的哺乳动物可能面临灭绝。
英国布里斯托大学的科学家通过超级计算机模拟了这一情况。2.5亿年后,地球板块会再度碰撞形成终极盘古大陆,引发一场环境灾难,对哺乳动物造成三重打击。届时,地球将成为一个巨大的热陷阱,由于内陆地区幅员辽阔且缺乏大片海洋调节气候,气温会飙升,导致极端沙漠般的条件,大多数生命难以生存。
随着构造板块的碰撞,火山活动将激增,向大气中释放大量二氧化碳,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使地球变得更暖,并破坏已经在与极端高温作斗争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此外,太阳亮度预计比今天高2.5%,增加另一层热应力。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终极盘古大陆将成为地球历史上最极端的环境之一。
研究预测,终极盘古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温度将超过40°C(104°F),有些区域甚至超过50°C(122°F)。哺乳动物依靠蒸发冷却来调节体温,但届时湿度水平极高,汗液难以蒸发,导致过热和死亡。估计92%的陆地将不适合哺乳动物居住,只有极地和沿海地区可能仍然宜居。
如果人类在2.5亿年后依然存在,他们需要找到在极端高温和潮湿环境中生存的方法。一种可能性是生物适应,经过数百万年,人类可能会进化出耐热特性,如更厚的皮肤、改良的汗腺或不同的体型。技术解决方案也可能发挥作用,例如建造地下城市以避开地表高温,提供稳定的居住条件。另外,人类可能会改变生活习惯,成为夜行动物,在夜间温度较低时活动,这类似于科幻小说中的设想。
地质学家指出,灭绝事件以前发生过,未来还会再次发生,生命会找到出路,但可能是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