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通话。这次通话引起了欧洲各国的强烈反应,因为外界认为特朗普明显偏向俄罗斯,让欧洲国家感到被冷落。欧盟及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外长纷纷发表声明,强调解决乌克兰问题不能绕过乌克兰和欧洲。美国“政治新闻网”指出,这次通话使欧洲陷入混乱,对局势变化感到措手不及。
同一天,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进一步阐述了美国关于解决俄乌冲突的观点。他表示,乌克兰恢复2014年以前边界的想法不现实,加入北约也不现实。他认同乌克兰需要持久和平,但欧洲国家军队部署到乌克兰不算北约任务,乌克兰不受北约集体防御条款保护,美军也不会部署到乌克兰。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面临一系列艰难抉择,这些选择不仅关乎乌克兰的命运,也影响他的政治生涯。面对特朗普政府的倾向,欧洲国家虽然抗议反对,但在强势的美国面前,实际影响力有限。
泽连斯基的抉择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如何应对美国、是否接受城下之盟以及个人政治生命何去何从。在应对美国方面,泽连斯基需要决定是顺从还是抵抗,或者大幅倒向欧洲。三年前,俄乌冲突爆发时,美国曾计划将泽连斯基护送出国建立流亡政权,但他拒绝了。现在,他是否会再次拒绝美国仍不确定。
对于是否接受城下之盟,泽连斯基需要考虑俄乌和平谈判的结果。如果达成协议,无论用什么文字修饰,对他来说都是城下之盟。此外,泽连斯基的政治生涯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俄乌冲突,他的任期得以延长,但俄罗斯已宣布自2024年5月20日后不再承认他是乌克兰总统。一旦实现停火,乌克兰可能会举行大选,对手会攻击他在任期内失去领土和士兵伤亡的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泽连斯基采取了行动。2月13日,他签署法令制裁梅德韦丘克、波罗申科、科洛莫伊斯基等人,措施包括剥夺荣誉和冻结资产,并决定以“叛国罪”逮捕波罗申科。波罗申科是泽连斯基的前任,曾在2014年至2019年担任乌克兰总统,曾被俄罗斯通缉。这一举动被认为过于急切,可能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