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投入商业运营。当时许多人对不高的国产化率表示担忧。然而,随着C919的成功飞行,国产化率问题逐渐得到解决。最近,我国实现了民用航空轮胎的国产化,中国大飞机终于用上了“国产鞋”。
机翼是飞机的“翅膀”,起落架是飞机的“腿脚”,而轮胎则是飞机的“鞋子”。这双“鞋子”并不简单。早期的航空轮胎采用天然橡胶制造,多为充气结构。二战后,为了应对更重载荷和更高速度,合成橡胶的航空轮胎开始被广泛应用。1980年代,子午线轮胎技术走向市场,不仅提供了更佳的耐用性和更低的滚动阻力,还提高了燃油效率和安全性。到本世纪初,复合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应用进一步增强了轮胎强度并减轻了自重。
如今的民航飞机轮胎载荷能力超10倍,形变率缩小至两到三成,还能承受150度的温度剧变,经得起静止到250公里/小时以上的速度变化。这种轮胎的制造面临多重挑战。首先,需要深厚的技术储备,包括胎面花纹设计和复杂的胎体结构。其次,需要巨额投资,因为轮胎生产涉及全产业链,每一步都是典型的重资产行业。最后,航空轮胎的测试评价体系与标准体系要求极高,这些标准大多掌握在西方企业手中。
目前全球近90%的航空轮胎市场被米其林、普利司通和固特异三家企业瓜分。这些巨头不仅有技术积累,还有成熟的产线,并牢牢把握着标准和体系。中国民航系统飞机轮胎98%依赖进口,这增加了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影响飞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