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富士康回归中国的讨论颇为热烈。据报道,该企业计划在河南投资10亿建设新设施,并提出“3+3”战略:发展电动车、数字健康、机器人三大新产业,以及人工智能、半导体、新一代移动通信三项新技术。舆论普遍认为,随着iPhone 16部分生产转移回中国,富士康新的战略动向似乎透露出其在国外市场的挑战。然而,对于许多求职者而言,富士康的招聘重启无疑是个好消息。薪资待遇提升至每小时27元,中介公司为吸引更多员工,返费也水涨船高,最高可达8800元。这一举措迅速吸引了大量劳动力,大型宿舍短时间内住满,周边租赁市场和商业活动也随之活跃起来,展现出积极的经济生态效应。
公众对富士康新的投资计划看法各异,早期不乏批评与嘲讽之声,但随着其带来的显著就业机会——预估约10万个岗位,许多人态度转为正面,感激其对缓解就业压力的贡献。尽管有批评指出此举或显“妥协”,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确保就业成为首要任务。以科技变革为例,如百度的无人驾驶技术虽前景广阔,但对传统网约车司机群体构成潜在冲击,凸显出转型期间就业市场的复杂性。
在此背景下,马云曾强调在经济上行期进行调整的重要性,而当下经济放缓,就业难度加大,稳定的生产线工作显得尤为宝贵。尽管世界500强榜单中中国企业数量亮眼,但对普通人而言,大型能源国企等高端岗位并非易得,反而是中小企业和生产线提供了更广泛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