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则和闽南语相关的新闻引发岛内舆论关注和警觉。
先是台教育部门发布公告称,拟将“闽南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更名为“台湾台语语言能力认证考试”。紧接着赖清德在民进党“全代会”上打破此前历任党主席使用普通话的惯例,全程以闽南语致辞,讲话中强调要建立“台湾主体性的国家认同”。
相关消息如同冷水滴进油锅,令岛内一片哗然。有岛内媒体指出,所谓给闽南语“正名”是赖清德上任后搞“文化台独”的起手式,值得警惕。台湾资深媒体人黄智贤认为,赖清德是在“用闽南语做‘台独’表达”。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
在谭主看来,岛内舆论如此解读有源可追,不无道理。今天,谭主就和大家聊聊民进党利用闽南语搞“文化台独”的歪心思。
给闽南语强加“台独”意涵
民进党妄图将中国地方方言、闽台两省通行的闽南语打造成独属台湾的“台语”,其实埋线已久,其来有自。
据岛内媒体报道,2022年,台行政机构就曾要求公文需使用“台湾台语”一词来指代闽南语。2017年,台湾文化主管部门打着“发扬台湾本土文化”的旗号,提出将闽南语“正名”为“台语”的计划。在更早之前的2003年,民进党当局推出的“语言平等法”草案中,就已将闽南语称为“台语”。
赖清德更是在任台行政机构负责人时公开表示自己说的不是闽南语,而是“台语”,“我从来不认为我是闽南人,我是台湾人”。
岛内学者告诉谭主,民进党系列操弄的目的是给闽南语强行赋予“台独”意涵,把“两岸共有”消解为“两岸差异”,推行“文化台独”。
民进党妄图把闽南语塑造成“台独”的政治标识。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副教授刘性仁指出,民进党是以本省闽南人为主体的政党,把闽南语改为“台湾台语”是落实“台独”政党的意志,贯彻“文化台独”。黄智贤撰文指出,“台独”分子长期把闽南语视作政治号召,对用闽南语取代普通话向来兴趣浓厚,妄图通过“正名”建立起虚假的“台独国家认同”。
岛内媒体评论截图
在“正名”的障眼法下,民进党图谋剥离闽南语的“中国”属性,欺骗、“独”害岛内民众。岛内学者表示,目前台湾民众有百分之七十是闽南人,民进党将闽南话定位为“台语”,就有着要与闽南话区隔开来的意思,还要在“台语”之前缀上“台湾”,显然是要在语言文化领域划清与大陆的界限。台湾中华语文教育促进协会秘书长段心仪强调,台湾民众在潜移默化下,便会把“台湾台语”“直接理解成某种台湾地区自发形成的语言,而意识不到与大陆的渊源性,最后在民众的政治认知上就会形成台湾与大陆的切割”。
社科院台研所副研究员任冬梅进一步向谭主分析表示,文化是国家、民族的灵魂,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文化认同的基石,“语同音、书同文”也最能体现两岸同根同源、同文同种。正因如此,民进党大搞“语言去中化”,按照“闽南语改台湾台语”再到“台湾国语”逐步推进。如此一来,台湾民众就会逐渐失去语言认同、对中华文化感到陌生,从而改变身份认同,最终实现“文化台独”“一中一台”。
民进党完全搞错了对象
但实际上,只要我们去梳理台湾闽南话的根源和发展,就会发现,民进党拿闽南语搞“文化台独”,完全是搞错了对象,其荒唐的“去中”伎俩,必将遭到心明眼亮的岛内民众反对。
岛内媒体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