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绍绍记录了当下文旅市场的活力景象:夏日经济正随着一系列新颖消费场景和模式的兴起而变得愈发火热。从博物馆的网红展览到沉浸式剧场,再到身着汉服的旅行风潮,人们出游的愿望强烈,市场供需两侧均呈现出旺盛态势。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国内出游人数达到14.19亿,同比增长16.7%,旅游总支出攀升至1.52万亿元,增幅为17.0%。这些数字不仅反映出文旅消费的勃勃生机,也彰显了内需市场的韧性和潜力。
借“5·19中国旅游日”之际,各地纷纷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以独特景致和文化底蕴吸引游客。北京延庆的八达岭长城夜游、奥林匹克园区的多项夏日体验,以及各类户外研学活动,为家庭游客提供了丰富的选择。与此同时,贵州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贵山贵水”的品牌形象,推出了夏季文旅推广活动,以黄果树瀑布、西江千户苗寨等经典景点为核心,创新旅游产品,满足游客“快旅慢游”的需求。
中国旅游研究院院长戴斌强调,避暑旅游作为气象与文旅融合的实例,需提供更多元的目的地选择,以实现民众对美好旅行生活的向往。今夏,不仅是国内旅游市场火爆,出入境旅游也迎来了复苏,得益于签证政策放宽、国际航班复航及外籍人士来华便利度提升,国际旅客交流显著增强。
一季度全国出入境人员超1.41亿人次,同比增长117.8%。“五一”期间,出入境航空旅客量大幅回升,曼谷、首尔、东京成为热门出境目的地,而西安、桂林等地则吸引了众多入境游客。随着与中国多国互免签证政策的实施,预计全年入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2.6亿,国际旅游收入有望重上高峰。
戴斌认为,旅游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深入理解和人文交流,国内外丰富的旅游产品供给和供应链的恢复,预示着今年旅游市场将迎来更加繁荣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