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多家银行传出暂停发售3年期及以上大额存单的消息。这一调整反映出银行正采取措施应对息差收窄,旨在控制负债成本。有储户发现,续存大额存单变得困难,不仅额度紧张,利率也有所下滑。
以民生银行为例,目前提供的大额存单期限缩短至1个月和3个月,年化利率1.7%,起存门槛为20万元。同时,该行的安心存产品仍有多种期限可选,最高年利率达2.65%。然而,在交通银行与邮储银行的App上,大额存单选项显示为空。据交通银行某客户经理介绍,当前仅提供三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2.6%,起存金额为5万元。不同客户在银行App上看到的产品可能有所差异,具体情形需咨询当地分支行。有报告指出,招商银行、中信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均未显示3年期和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反映出此类长期限产品的紧俏状况。
银行此举被视为应对净息差下降的策略之一。据统计,2023年末中国商业银行的净息差降至1.69%,多家上市银行年报显示,净息差普遍承受压力,部分银行甚至降至1.28%。专家分析,这主要归因于银行对实体经济的减费让利及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多次下调。预计2024年,为维持社会融资成本稳定,银行净息差或将延续下降趋势。
因此,多家银行开始着手调整存款利率、控制负债成本,包括限制或取消部分大额存单、定期存款产品的发行,以此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高层均表示,将加强对高成本存款的管理,如协议存款、结构性存款及长期大额存单,同时优化负债结构,减少高成本的同业负债。
展望未来,专家预测商业银行将继续适度下调存款利率,同时减少存款的隐形成本,以应对息差缩小的挑战。对投资者而言,面对不断下滑的理财收益,调整投资预期,平衡风险与收益,考虑多元化资产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现金管理类产品、货币基金和储蓄国债等作为稳健投资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