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某区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工作人员表示,食品属于市场调节价,商家可以自行设定价格。
近日,有网友在社交平台发帖称,在上海某商场一家店铺购买了两颗话梅。小票显示,这两颗话梅重量为16克,价格为51.2元,每克售价为3.2元,一斤售价高达1600元。
对此,有不少网友表示,“什么神仙话梅啊,按克卖”“这话梅金子做的吗”……
有网友留言表示,这是环球港商场内的“上幺海凤”商铺,并表示现已改名为“香港话梅大王”。
12月27日下午,上游新闻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香港话梅大王”环球港店。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店里的特选话梅王之所以卖1600一斤,是因为制作过程比较繁琐,“梅子都是手工一个一个挑的,每个梅子表皮光滑,外观不能有坑,原材料用得比较好。”
话梅1600元一斤的售价是否太贵?店铺内标注的价格均为50克售价,是否有误导消费者的嫌疑?上游新闻记者通过电话咨询了上海某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表示,“食品是完全的市场调节价,政府部门不干预,(商家)自行定价。”另外,对于商品标签上的售价为50克售价一事,该工作人员表示,“这方面也是没有相关规定,只要写清楚明确告诉你(价格),那就不违法。”
这已经不是1600块一斤的“特选话梅王”,第一次引发关注了。此前有网友只买了两颗,就要64元。有人开玩笑称,这样一颗话梅起码泡十桶话梅水,连核都得嘬上几小时。
此外,也有网友分享自己在淮海中路土特食品商店遭遇“话梅刺客”的经历:恰好遇上了她喜欢的上海老牌子奕森,话梅标价199元/斤。网友称了半袋以为100多元,没想到,最后支付了400多元。
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晒出了同款经历。不少网友都在评论区晒出了同款经历并表示,本来以为只要几十元,付账时却是好几百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