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消息,新年伊始,专家又出来“整活”了。某公募基金副总邓博士,最近围绕年轻人抱怨收入低不敢消费的一番言论引发热议。邓博士认为现在很多年轻人真的很不像话,没有钱花了都是觉得父母给得太少,觉得企业公司老板给的工资太低,却很少去反思是否自己能力不够。比如因为自己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水平不够,所以才有这么低的工资。他还表示,其实对于国内很多年轻人来讲,同样这点活在泰国或者越南,人家可能只要一半工资,一样能干。
专家言下之意是国内年轻人工资不低,低也是自己的原因,且比下有余,其实算高的。无独有偶,稍早之前,也有专家建议年轻人不应为钱选工作,毕业生不应该考虑自己能赚多少钱,而是应该在30岁之前的这一阶段,全身心投入自己喜欢的事,工资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就够了,工作要和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起来。专家的这些言论,听起来是不是有熟悉的“何不食肉糜”味?
“专家”一词近些年开始,有逐渐被反智化、污名化的趋势,背后不无原因。专家尽管也多是筚路蓝缕、一路奋斗而来,但在身处今天的高位之后,往往会对过往的艰辛选择性遗忘,从而无法与受众共情,更懒得换位思考。
以上述案例来说,道理很简单,同样的活,泰国或者越南的年轻人的确可能只要一半工资就能干,但泰国、越南的物价、消费水准,尤其是房价,显然差别甚大。等量代换之后,泰国、越南的年轻人即便只拿一半薪资,可能就相当于国内的年轻人拿了高薪。不同的社会经济状况和发展阶段都不同,不能简单因为年轻人抱怨几句,就随便对比,还批评人家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