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调控纹枯病抗性和粒重的新机制被发现 - 社会 - 国内资讯 - 亿席商务网
标王 热搜: 广州  SEO  贷款  深圳    医院  用户体验  网站建设  机器人  贵金属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资讯 » 社会 » 正文

小麦调控纹枯病抗性和粒重的新机制被发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2-01-01 01:04:40  来源:互联网  作者:易鑫在线网  浏览次数:97
核心提示:据团队科研人员张增艳研究员介绍,小麦纹枯病是由坏死性真菌病原菌禾谷丝核菌引起的。目前,关于小麦抗纹枯病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 研究发现,一个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寡糖基转移酶催化亚基编码基因TaSTT3b-2B受纹枯菌诱导表达

据团队科研人员张增艳研究员介绍,小麦纹枯病是由坏死性真菌病原菌禾谷丝核菌引起的。目前,关于小麦抗纹枯病反应的分子机制研究还不够深入。

研究发现,一个位于小麦2B染色体上的寡糖基转移酶催化亚基编码基因TaSTT3b-2B受纹枯菌诱导表达。随后,科研人员利用生物技术手段使该基因沉默,结果显著降低了小麦对纹枯病的抗性,而过表达该基因可以显著提高抗病性。

进一步研究发现,TaSTT3b-2B基因能够促进茉莉酸的合成,并且该基因表达蛋白所介导的抗病性依赖于茉莉酸信号路径。

此外,研究人员还发现TaSTT3b-2B基因在不同小麦材料中的表达水平与籽粒大小呈正相关,在纹枯病侵染条件下,过表达该基因显著提高了籽粒大小。该研究为小麦抗纹枯病分子机制解析提供了新思路,同时展现了TaSTT3b-2B基因在小麦抗病遗传改良和产量提升中的潜在应用价值。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等项目的资助。

新京报记者周怀宗



 

  以上是“小麦调控纹枯病抗性和粒重的新机制被发现”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网友自行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者负责。亿席商务网对此不承担任何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如对以上内容有权利主张(包括但不限于侵犯著作权、商业信誉等),请与我们联系并出示相关证据,我们将按国家相关法规即时移除。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本企业其他资讯

 
网站首页 | xml | top资讯 | 粤ICP备1109045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