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等你回家!#嫦娥五号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成功#)
【等你回家!#嫦娥五号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成功#】北京时间12月13日9时51分,嫦娥五号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实施第二次月地转移入射,在距月面约230公里处成功实施四台150牛发动机点火,约22分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实时遥测数据监视判断,#嫦娥五号成功进入月地转移轨道#。(冯华、段逊)
嫦娥五号成
相关报道:嫦娥五号,怎样实现航天史上的“首次”?
12月3日晚,嫦娥五号成功完成“地外天体起飞”,踏上回家的旅途。“挖土”“打包”“起飞”……“带货”回归的“嫦娥姐姐”还要经历怎样的旅程?从月球带回来的宝贝,又有怎样的价值?《新闻1+1》连线嫦娥五号任务新闻发言人、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裴照宇,共同关注:嫦娥五号,怎样实现航天史上的“首次”?
起飞后23个小时过去了,上升器目前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
裴照宇:上升器昨天实现月面起飞之后,进入到预定的轨道,到现在为止我们对它做的主要工作是进行两次远程导引控制,其目的是其于瞄准与轨道岂交会时的预定时间,目标位置和速度,这是两次远程导引,我们还需要进行两次远程导引才能达到刚才所说的预定时间,预定目标和预定速度,之后将转入到由轨道器实施的自主控制阶段,目前上升器与轨道器处在同一个平面内飞行,其轨道高度低于轨道器,处在轨道器的后下方,现在各设备均工作正常。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一个时间点?
裴照宇:我们选择起飞时刻,主要考虑的是起飞后,要进入到预定的轨道,与轨道器的轨道在同一个平面内,就是说要轨道共面,这是为了后续交会对接提出的要求,另一个因素是如果偏离了起飞时刻,就需要上升器携带推进剂,来完成对起飞偏离的修正,这就要取决于上升器赋予推进器多少了,所以起飞时刻是工程的需要,而不是人为设置。
我国第一次地外天体起飞的突破性意义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