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头野猪闯入南京某商场,甚至进入一家奶茶店中,吓坏了店主,最终,经过两个小时的围堵捕捉,野猪被警察送往动物园。这不是野猪第一次闯入城市、商场,仅在南京,自去年以来,就连续发生过野猪进入小区、大学、景区等事件。随着野生动物保护的推进,以及生态环境的恢复,以前难见身影的野生动物,也渐渐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客”,随之而来的,是如何处理人和动物的关系?近些年来,野生动物闯进人类生活的新闻屡屡出现,甚至毁坏农作物乃至伤人的事件也有发生,为此,新京报记者采访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他认为,“加强野生动物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同时,也应考虑到保护野生动物和发展利益之间的关系,更要同时保护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乔新生。受访者供图
生态观念强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野生动物的增多,是生态环境日渐改善的表现,在全国各地,都出现了野生动物增多,且不断进入人类生活环境的现象。如在北京郊区,一些搬迁后的村庄里,野生动物逐渐回归,甚至有大型猛兽的身影出现。
与此同时,野生动物给农作物甚至村民造成损害的现象也日渐增多,云南、湖北、江苏乃至北京,都曾出现过野象、野鸟、野猪毁坏庄稼、鱼塘的事件。
乔新生认为,“人与动物的关系变化,理论上来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时,必然出现的现象。在很多发达国家,都曾经经历过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变化。我们国家虽然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这些年来,随着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的推进,随着人们的生态观念的进步,类似的现象也已经出现。但是否真的发展到了生态中心主义的时代,是否已经形成了多数人认同的普遍观念,目前还没有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