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是幸福快乐的母女,亦是并肩战斗的同事,未来三年,她们还将成为同窗。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公布了硕士研究生拟录取公示名单,学校附属医院儿科护士长,50岁的白永旗被公共管理专业拟录取,她25岁的女儿——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露露(小名)被儿科学专业拟录取。
这对相差25岁的母女同时被学校录取为硕士研究生,今天,小编带你一起走进他们背后的故事。
她们是母女——妈妈陪女儿考研
露露是我校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上大学时她并没有考研计划。大五那年,她临时报名“裸考”了一次,结果以失败告终。母亲白永旗在附属医院工作,常常给女儿灌输考研的重要性。
2018年,露露又一次报名,依然选择了自己心仪的儿科学专业,这一次,还是因为准备不充分而失利。她有些失落,一度有过放弃的想法。白永旗鼓励女儿,只要坚持,就会成功。2019年9月,女儿第三次报名考研。
“12月考试,9月底了她仍不在状态。我着急了,如果这次再考不上,对她打击会很大,说不定就真的放弃了。”母亲白永旗十分焦灼。
“我也报名,陪你考。”赶在报名窗口关闭前,白永旗填报了学校公共管理专业。母女二人共同考研,她们瞒着家人和同事,当成彼此的小秘密。
这一来,露露压力陡增,“如果她考上了我没考上,真是太不好意思了。”——亲妈实力“坑娃”,已下定决心拉着她、带着她、逼着她前进。
她们是同事——忙碌中争分夺秒刷题
2018年7月,露露大学毕业,考入附属医院儿科规培,和白永旗成了同事。“在科室,我称妈妈白老师、护士长”,露露努力工作,她不希望别人的评价,夹杂母亲这层关系。
儿科十分忙碌,责任重大。母亲是护士长,科室的“大总管”,事无巨细。女儿在临床一线三班倒,没有周末、没有节假日。既要干好工作,又要全力备考,复习全靠挤时间。
工作学习两不误。白永旗制定了严格的学习计划。有时加班、应酬,无法完成当天的复习任务,第二天必须补上。她随身携带英语词典,上厕所、等红绿灯、朋友聚会,一有空闲时间,她就背单词。
早上6点多,她便戴上耳机,边听课、边步行一个小时到医院,既锻炼身体,又有效复习。下班后,她关在书房刷数学题,一做就是好几个小时,有时抬头一看,已经是凌晨一两点。
两个多月的备考中,白永旗闭关读书,也劳逸结合,偶尔周末也和朋友一起外出小聚。
露露备考则更讲究效率,早睡早起,有效记忆。两人报考的专业不同,考试的内容和范围不同。英语是必考科目,母女间交流英语阅读理解和写作心得。但因解题的方法不同,有时也会发生争执。